第(1/3)页
他此时看向伏尔泰的眼中带着欣赏,然后说道:“《易经》有云:‘变通者,趋时者也’,鲁班造云梯而墨子九拒之,技进乎道,方免为祸。”
“你的思想太过于理论以及理想化,太过理想化的思想就容易脱离实际,想必你的思想在实行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最终仅仅是影响了一些人,却无法成为主流吧?”
伏尔泰听后有些羞愧的点了点头,和孔子说的一样,他的思想以及文章,在他死的那一刻也没能成为西方的思想主流,并没有像儒学那样深入人心。
以至于一提起伏尔泰的思想,所有人都会说优秀,但是西方民众对于他思想当中的自然法学说和理性主义史学却几乎一无所知。
统治阶级不认可他的自然法学说,哪怕有一些法律确实如这个学说当中说的那样,是因为强者而建立的,他的学说完全反对这些制定法,可正是这些制定法的存在才能让社会稳定下去。
至于他的理性主义史学思想,太过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否定了绝大多数的历史时代,如果以这种史观看待历史,容易造成民族认同感降低。
而且他还反对宗教,否定上帝在西方人类历史当中的作用,在他的两部史著《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中,都充满了大量对传教士和宗教的抨击。
然而结果呢?
他所抨击的,没有一项被取缔,他所反对的依旧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他的哲学思想完全就是处于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也就是他的《形而上学论》对宗教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功劳是不可磨灭的,但作用有限。
见伏尔泰不说话,孔子知道自己猜对了,他这时候才继续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生于贵族之家,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这让你在文化上面有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你却没有靠自己的双脚去走遍世界各地,没有真正深入到黎民百姓当中去,所以不懂得不管是思想还是立法,都需要因时代而定,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这才是自然之道。”
第(1/3)页